如果你想看最現代化的北京,請去二環,如果你想看最原汁原味的北京,也請去二環。
二環是無數老北京魂牽夢縈所在,有濃厚文化底蘊,傳奇歷史故事,是古建筑、四合院最為集中的地方,二環也是無數新北京心念向往所在,伴隨城市發展,二環周邊匯聚全中國最前沿的地標,是菁英的名流場,是奮斗者的舞臺。
自1992年投用以來,三十歲的二環,見證了北京城市發展最快速的階段。但這種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留改拆”并舉,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正因如此,北京二環才得以在現代化基礎上最大化保持歷史風貌。
經歷歲月洗禮,二環已經成為北京城市發展的寶貴藍本,是講好“北京故事”,留住京味兒的典范區域。在北京市印發《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提出將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作為更新重點,強調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修補的當下,更好地理解二環城市更新史,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實施城市更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城市更新進入立法時代,今年7月,首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會議暨北京城市更新聯盟啟動儀式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行,論壇宣布成立“北京城市更新聯盟”并發布北京城市更新聯盟倡議書,中糧集團與其他11家企業一同入選聯盟發起單位。作為城市更新先行者,分論壇上中糧集團就旗下代表性城市更新作品進行分享,這些集中于二環的代表項目,在北京城市更新進程中,與北京同頻共振、以經典城市更新作品助力城市煥新生長。
▲ 北京城市更新聯盟成立儀式
留住老北京「城市記憶」
悅見盛放的時代之光
1992年投用的二環是北京第一條環城快速公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全封閉、全立交、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快速環路。
90年代建成投用的二環,雖然周邊老舊樓房集聚,但90年代的二環也是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早高峰二環線上已經車水馬龍,二環兩側眾多的城市建設者在工地上忙碌,助力二環面貌刷新。
因為這些可敬的城市建設者,90年代北京10大建筑,北京新世界中心、首都圖書館新館、北京恒基中心、北京新東安市場等四個在二環周邊矗立,至今仍是北京地標。
與恒基中心一路之隔的中糧廣場,就是在這一時期建成開業,這座帶有北京特色的老建筑作為中糧集團第一座總部大樓,自正式建成以來就是首都一道靚麗風景,承載了老北京人20余載記憶。
不過,作為大悅城控股重資產建設城市更新項目代表,中糧廣場定位并非一成不變。2000年,結合城市發展需求,中糧廣場C座由零售百貨向家具專業賣場轉型;2017年,歷經227天變革升級,中糧廣場C座以全新形象亮相,成為國內“商改寫”模式的先驅者和領頭羊。
▲ 中糧廣場改造前&改造后
曾經是安定門外的地標性建筑物的中糧·置地廣場,是大悅城控股又一個重資產建設城市更新代表項目。中糧·置地廣場前身為三利大廈,在周圍很多居民眼里,大廈A座的三利百貨是塊“國營老招牌”。但伴隨城市發展,三利大廈已不能適應城市商業發展新需求。
在這種背景下,大悅城控股牽頭經過重新定位研究,全面大廈提升功能性及美觀性,一舉將老舊百貨大樓打造成為安定門地標性國際甲級寫字樓,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基礎上,讓這一區域有了更美的景觀和天際線。
▲ 中糧·置地廣場改造前原址&改造后
中糧廣場和中糧·置地廣場兩個項目的改造歷程,可以說是北京城市更新方向的風向標和生動寫照,作為重資產城市更新代表作品,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大悅城控股輕裝上陣,把控時代脈搏,因時而動進行升級,讓兩個項目一直是時代發展的風向標,城市更新運營的風向標。
激發古城「城市活力」
更新升級的資產運營
進入新千年,時間步入08奧運年,北京城建布局已基本成型,開發建設的重心開始外拓,望京、亞運村等板塊崛起。而寸土寸金的二環則進入到修補、提升、完善階段,因為經過十余年的快速城鎮化,二環原有的一批樓宇建筑已經開始老舊,無法適用新時代的商辦需求。
但二環始終是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所在,承擔最重要的城市功能,盤活存量資產是必然選擇。新千年,位于西直門的中糖大廈是大悅城控股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中資產輸出盤活存量資產的樣本。
中糖大廈始建于1997年,曾作為中糖的總部大樓使用,是北京西城區發展歷史見證者,但隨著西城區打造國家級首都金融科技樞紐金科新區的新定位,中糖大廈也迎來了更新升級新節點。
中糖提出改造申請后,中糧集團推薦了參與過中糧廣場改造的大悅城控股相關團隊。中糧廣場的成功改造經驗,實際上不僅對外界起到了樣板間的作用,在中糧集團內部也有著類似的功效。而中糖大廈成功,成為了大悅城控股又一個“城更樣板間”。
大悅城控股相關團隊深以尊重和保留城市歷史文化的基因為前提,以九大古城門之一的西直門“門與古城墻”為線索,在改造思路上,總體方案是保持原有建筑結構不變,換新機電設備,打開所有非承重墻后重新構建室內空間。
▲ 中糖大廈改造前&改造后
改造升級后的中糖大廈,定位西城區金融科技核心區獨棟辦公樓,迅速吸納知名央企中能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整棟入駐,為區域發展、產業融合注入新活力,也為大悅城控股承接中糧集團其他業務板塊的樓宇改造,甚至是北京其他區域的城市更新項目有力背書。
賦能新時期「城市需求」
運維商務社交新平臺
過去幾十年,北京一直將二環核心線路區域作為城市更新重要陣地,造就當前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交融的二環。王府井、金融街、西單、東直門等商圈熠熠生輝,是二環時尚現代的一面;故宮、什剎海、南鑼鼓巷、前門大街等游人如織,是二環歷史人文的一面。
但建筑是固化的,時代需求卻始終在變,所以要保持二環的恒久魅力,城市更新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這一次,大悅城控股將目光聚焦到建國門外大街的匯京雙子座,原為2005年韓國LG集團建造的LG大廈,2020年被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收購,大悅城控股輕裝上陣,被委托為項目合作運營管理方。該樓宇緊鄰二環,且朝陽區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的三化建設。立足朝陽區商務氛圍濃厚,國際化資源匯聚等區位特征,將匯京雙子座定位為CBD國際甲級辦公綜合體,并且借項目改造,實現了城市更新模式的新突破,開始發力輕資產+運營服務。
▲ 匯京雙子座大廈改造效果圖
匯京雙子座的更新升級源自大悅城控股對商務需求的深度洞察。具體改造思路方面,作為北京CBD發展的重要承載,匯京雙子座大廈針對商業裙房、商辦公區等改造,融合大悅城引領級品質商業內容,致力于為企業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會客廳”?臻g打造上,匯京雙子座就公共空間的實用性和聯動性進行充分考慮,打造3D立體城市院落,高挑空的陽光中庭,塑造多元活力社交共生場。
改造升級后的匯京雙子座,以“筑巢引鳳”的姿態,筑就北京CBD核心區城市更新的標桿之作,助推朝陽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首都國際現代化的步伐。
二環不斷更新生長的三十年,大悅城控股不僅是親歷者,也是深度實踐者,旗下四大城市更新代表作幾乎繞二環一圈,為二環核心區構建了商務辦公新生態,書寫了半部二環地標樓宇煥新史,也是一部大悅城控股城市更新實踐史。在此過程中,大悅城控股城市更新的技能庫也得以豐富,在重資產建設、中資產運營以及輕資產輸出方面等城市更新模式方面進行積淀,未來,相信大悅城控股將以深厚積淀為新起點,以城市更新為更多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市民更美好的生活賦能。